【“明日飞舞之翼”陆逊ZetaPlus】
被江东赋予将来期待的年轻水军武将。
总有一天会作为代表三璃纱的水军提督发挥其才能吧。
【绝招】
“燕空壁”
利用燕戟·宝旋霞高速旋转所产生的雾气迷惑敌人的防御技能。
“燕迅突破”
变形成为燕迅形态,向敌人冲锋的大招。这是连自己的身体都有可能牺牲的危险必杀技。
这里还是事先介绍一下《BB戦士三国伝》和《SDガンダム三国伝BBW》两个系列模型的区别:
《BB戦士三国伝》:该系列是万代为了庆祝BB战士诞生20周年而创作的全新系列漫画作品。故事与角色改编自中国名著《三国演义》。分为三个篇章《風雲豪傑編》、《英雄激突編》、《戦神決闘編》。在正传漫画之外还有外传《武勇激闘錄》。
《SDガンダム三国伝Brave Battle Warriors》:
是在2010年以《BB戦士三国伝》系列漫画中的《風雲豪傑編》与《英雄激突編》的故事改编而成的电视动画,全51集,每集15分钟。动画角色造型基于漫画造型,在故事后期进行了动画版本的造型再设计,且为主要角色原创了新的武装。
命名上,《SDガンダム三国伝BBW》系列模型会在原人物名称前加上<真>。
贴纸与配件:《SDガンダム三国伝BBW》系列模型基本直接套用《BB戦士三国伝》系列模型的套件;
但在人物眼睛贴纸的细节刻画方面做出区别,并且加入了一部分原创武器或者特效件。
(以下图片,左为《SDガンダム三国伝BBW》,右为《BB戦士三国伝》)
成型色:在金色零件的发色上也有所不同,《BB戦士三国伝》的金色更接近橙色,且塑料感较强;《SDガンダム三国伝BBW》的模型金色更接近于万代常用的金色成型色,水纹更严重。
(以下图片,左为《SDガンダム三国伝BBW》,右为《BB戦士三国伝》)
所以,玩家可以根据模型眼部的颜色和细节刻画、金色塑料成型色来区分两个版本的模型。
但其实因为模具一致,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喜好来选择购买。
回到本篇模型介绍:
因为这款“BBW”的陆逊与“三国传”系列同模,所以以下介绍我会主要以“三国传”模型的视角来讲解。
【轻装形态】
《三国传》模型伴随着《风云豪杰篇》的结束,迎来了新篇章《英雄激突篇》。
模型设计理念也有了区别,将角色的轻装形态造型简化,减少铠甲装着所需要的零件数,将更多的零件数和设计用到武器变形玩法上,做出更具吸引力和可玩性的BB战士模型。
这款陆逊就是典型的《英雄激突篇》系列模型:
在轻装形态上简化了细节刻画,像是胸口零件没有了模仿衣物的刻线细节;
裙甲也做成“不可脱”的设计,轻装和武将形态共用;
亮点是腿部的装甲,增加了外甲零件套在腿部的结构性零件外部,能更细致地在外甲零件上刻画腿部细节。
手掌零件精简,只有左手握持手和右手张开造型手,没有其他手型零件替换。
【轻装形态细节】
额头为汉字“陸”造型刻画,脚底有人物名称可进行图章把玩。
而且因为这款陆逊有变形机构,所以脚部中段有关节可向下弯折。
【躯体结构及可动性】
颈部为球形关节连接,可进行360度水平旋转以及一定的抬头角度,低头角度很小。
肩、臂、手部为大球形关节连接,肩部与身体为小球形关节连接。
肩部可进行垂直方向360度旋转,手臂侧抬有限,肘部无可动关节。
因为手臂零件为“微屈”造型,通过旋转手臂可实现肘部略向前弯曲,这也是《三国传》系列模型的特征性手臂可动。
胸、腰部为直桩连接,可进行水平旋转;
但这款陆逊因为胯部造型原因,转腰时会与胸部零件卡住,所以左右转腰幅度有限。
大腿根部及脚踝为球形关节,膝盖无可动关节。
腿部前踢侧抬有限,腿部和脚部可进行360度水平旋转。
脚部左右接地性有限,可进行一定的前后接地性调整。
因为变形结构,前脚掌可向下弯折。
【铠甲装着及武将形态】
对比《风云豪杰篇》的“刘关张”三人,可以明显感受到陆逊铠甲零件数量的减少。
在《三国传》模型的设计理念里,设计师喜欢在“轰”国武将模型上大量使用蓝色透明零件,也许是想营造“江东水军”的感觉。
陆逊的铠甲以红色为主色调,配以金色装饰和蓝色透明件;
武将形态造型干练,相较于其他武将,属于“迅捷”的轻装类型,头部两边设计有与张飞“同款”的立领造型。
侧面可以明显看到头盔后方的红色鬃毛造型的缨饰以及背包两侧非常长的“飘带”造型装甲。
【武将形态细节】
肩部造型还原了原型机ZetaPlus,并在猛虎的细节中巧妙加入了“Z”和“+”的符号,生怕玩家不知道原型机,设计师有心了;
手臂造型同样参考了ZetaPlus。
整个头盔造型是很简洁凌厉的;
背包两侧的装甲巧妙地还原了ZetaPlus背包垂直收纳的机翼。
【武装】
燕戟·宝旋霞:
战斗时有如挥舞薄雾一样轻盈,借助宝玉的力量可以放大武器的破坏力。
陆逊本体配色和造型参考了ZetaPlusA1阿姆罗座机,而武器的造型设计参考了ZetaPlusC1的精灵光束炮。
如果将燕戟·宝旋霞的前后对调,将握柄和尾部的镦想象成精灵光束炮的炮身和炮口,将蓝色宝石想象成精灵光束炮的圆盘式复合感应器,下方弯曲的戟刃想象成有弧度的盾牌,整体就非常形象了,设计师脑洞真大。
飞燕/飞燕盾
飞燕的造型设计就是参考的ZetaPlusA1的护盾。有鸟类头部的刻画,眼部和鸟喙都很形象,左右有两个小翅膀。
【机构展示】
这款陆逊武器多种形态的变形就是依靠着飞燕来完成。
1.飞燕可以作为飞燕盾使用。
2.飞燕可以与燕戟·宝旋霞合体成“两刃形态”。
3.支援机——跳燕机
由飞燕盾、肩部铠甲、背部组件结合而成的陆逊支援机。模仿燕子的造型,通过高空侦察收集附近的情报。陆逊可以通过与该跳燕机合体,变身为可以高速飞行的“燕迅形态”。
这款陆逊除了武器的多种玩法,还有变形形态——燕迅形态,属实是非常还原Zeta系可变MS的机构了。
【燕迅形态变形】
1.变换头饰的组装位置,盖住眼部,双臂放平,双脚向下弯折。
2.将飞燕及背包和肩部透明蓝色装甲零件改变组装位置,重新装回陆逊本体上。
3.将武器搭载到背包侧面,燕迅形态完成。
燕迅形态造型参照原型机ZetaPlus的WaveRider形态,在设计上又加入了鸟类元素,速度感十足。
【POSE时间】
贴纸:
附带有微笑眼表情,在组装时是需要选择眼部贴纸的。
【唠叨时间】
这只陆逊是我非常喜欢的《三国传》系列模型。
曾经购买盗版的时候我就很喜欢它的造型和变形设计,当时并不了解高达,单纯是造型吸引我,也是因为喜欢这只陆逊的面部造型,我后来喜欢上了Zeta高达。
陆逊的变形设计在BB战士系列里也是很棒的一款,整体造型简洁,刻线细节不多,但都点到即止得很合适;
但想要有好的视觉表现,补色是必不可少的。
对比下陆逊和张飞的面部造型:
相比张飞,陆逊取消了双眼之间的分隔造型,面部也做得更瘦小俊俏,整体面部造型还是陆逊更优秀。
从初期的造型摸索到后来的熟练和掌握分寸,模型设计在同系列里也是在不断进化的。
【说明书自扫】
正文完结。
接下来对比一下《三国传》系列模型的造型手零件。
左边方孔握持手多使用于《风云豪杰篇》,右边圆孔握持手多使用于《英雄激突篇》和后来的《战神决斗篇》。
方孔握持手正面造型比较“抽象”,侧面因为有手指造型才显得不奇怪。
上边我说了同系列里的模型设计也在不断进化,这个握持手的设计变更我觉得就是进化的一个体现。
后来的《三国传》模型大多都使用圆孔握持手,造型确实更加形象生动。
不过方孔造型手有一个优点是圆孔所没有的,那就是方孔可以做出“剑指”的造型,武器可以通过方孔中的位置滑动倾斜握持;而圆孔因为孔洞形状限制无法倾斜着握持武器。
然后就是后期的《三国传》系列模型很少附带其他姿势的造型手了。
后期的《三国传》系列模型基本只有左右两只握持造型手,为了整体造型而放弃了初期模型里一只手特殊姿势的设计方向。
其实我是很喜欢这种特殊造型手的,既可以通用于同系列其他模型,又可以使模型摆起姿势不呆板。
我相信有玩家会抱怨为什么万代不在两个基本握持手之外多附带一个特殊造型手,对于其他比例模型更多造型手能使模型更生动;但对于BB战士,我宁可万代给我附带一只握持手,一只特殊造型手,就像初期的《三国传》模型一样配置。
省一个零件能让设计师用在完善模型其他位置上,而且我不太喜欢玩一只BB战士还要收纳许多的配件,而且有一个握持手握武器就足够,另一只手摆POSE还是特殊造型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