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伴随自己童年的玩具们
伴随着电视台播放的《超能勇士》动画的结束,《四驱兄弟》动画的兴起,我们这边小卖部贩卖的主打产品也改换成了四驱车。
不同于大玩具店售卖“奥迪双钻”的四驱车;小卖部商品的主要受众是买不起“奥迪双钻”的小朋友,所以会有各种各样品牌的“盗版”四驱车,记得比较流行的一个盗版品牌是“星辉”。
虽然小卖部售卖的主力玩具产品改成了四驱车,甚至还为了增加销量和人气购置了四驱车跑道;但拼装变形金刚玩具依然在夹缝中生存着。
这篇展示的大尺寸《野兽之战Ⅱ》的拼装玩具就是曾经某个下午我和朋友偶然在小卖部玩四驱车时发现并购买的。
当时小卖部老板推荐说这系列素质不错,是新进的货,价格比小尺寸拼装贵,价格大概在2块5到3块之间;包装比较简陋,只有一层透明塑料袋和一张宣传产品的封绘卡,记忆中甚至包装里都没有说明书。
【白狮擎天柱】
这只“大狮子王”(白狮擎天柱)就是我买的这个系列的第一款玩具,就在那天下午和朋友同时买的,我朋友买的是“坦克”(狂啸天)。
这个系列的玩具生产厂家的塑料颜色选择似乎只有三种:黄、红、灰,然后每款玩具的塑料配色则是黄+红、黄+灰,双色自然比小比例的单色好看,造型和结构也更上一层楼,不过变形设计依然逃不过“拆解——重组”。
这只大比例的大狮子王造型相较于小比例更加形象,野兽形态造型更加完整,非常威风地将双枪架在背上。
(眼睛红色是小时候我自己“小孩子不懂事,瞎涂的”)
狮子的背部造型因为两条机器人手臂的收纳也更加丰满,狮子前肢内侧不再是小比例版的机器人手臂造型。
因为背部枪管朝向斜上方,所以想要朝前方开炮是需要将狮子后肢伸直抬高狮尾实现。
这两把枪的造型应该是模拟白狮擎天柱的招式“白狮导弹”或“白狮光束”。但动画中火炮是从狮子头部的鬃毛中伸出,玩具把火炮位置改到了狮子背部。
与小比例版本比较:
狮头面部造型我更喜欢小比例版,造型更成熟凶悍。
可以很明显看出大比例版的玩具在结构上并不是照搬小比例,而是进行了重新设计,将小比例版的机器人手臂造型从狮子前肢内侧移除,改变位置到狮子背部;增加了双枪武器。
“变形!”
变形设计一如既往的“拆解——重组”。
整体变形思路与小比例一致,只是改变了手臂的变形方式以及增加了武器握持。
双枪造型很不错,一侧刻画有狮子鬃毛造型,一侧为偷胶。
机器人形态造型因为双枪加持非常棒,手臂也因为有单独零件更加立体形象,不过可惜还是没有做肘部弯曲关节。
相较于粗壮的手臂,双腿比例显得短小许多,迁就了野兽形态的狮子后肢比例。
玩具背部造型也非常完整,而且还原了白狮擎天柱野兽前肢收纳在机器人手臂后方的设定。
这款令我非常惊喜的就是它刻画了动画中白狮擎天柱背部的推进器喷口造型,这个造型大概只有在BW2老版玩具和MP系列玩具上有刻画和还原。
机器人头部和躯干细节刻画较小比例更细致,左胸巨无霸标志也做成了有凹凸的浮雕造型。
可动性展示:
头部躯干腰部为前后合一体零件不可动;
手臂肩部可纵向旋转,无屈肘关节;
得益于比例做大,腿部可前后踢和屈膝。
与小比例版本比较:
机器人形态造型与结构都是大比例版胜出。
【惊破天】
已经忘了惊破天和阿帕奇的购买先后顺序。
这只大比例惊破天是我非常喜欢的玩具,素质非常高,因为它的结构很复杂,而且惊人地还原了动画设定中惊破天的三种变形形态,这是个“三变”玩具。
(但我很可惜,这只玩具保存到现在龙形态的头不幸丢失了,我找了好久都没找到,所以野兽形态会缺失头部、钻地坦克形态缺失钻头,唉~)
无论大小比例拼装玩具,机器人形态永远是这款惊破天结构最完整、最牢固的形态。
因为结构复杂,这只惊破天尺寸较白狮擎天柱有缩水。
这款惊破天并没有武器配置,翅膀的夹子和双臂的斧子都无法取下。手掌中间的孔是变形需要。
背部有偷胶,这只玩具的零件都用在了变形结构上,限于零件数,所以无法像白狮擎天柱躯干有前后合零件。
原本机器人形态可以靠背包下方的钻头支撑稳稳站立,但因为钻头零件缺失导致如今这只站立困难,容易向后倒。
玩具正面细节刻画非常优秀,机器人头部较小比例版更加还原动画。
可动性就比较可惜了,只有肩部垂直旋转,还因为与背包干涉无法做到完全抬起。
与小比例版本比较:
配色肯定小比例版胜出,但造型上大比例胜出。
不过大比例因为变形结构的还原,小腿和脚部内侧不完整。
哈哈,两个比例的惊破天都喜欢身体往后倾斜。
【变形!】
钻地坦克形态拆装零件不多,而且结构也比巨龙形态稳定。
变形设计思路就是手脚的安装位置对调,将背包的钻头朝前盖住机器人头部。
钻地坦克的整体造型还是非常还原动画的,只不过玩具膝盖的加特林机枪无法向前旋转放平、翅膀无法垂直弯折。
侧面可以看到玩具上有坦克履带的刻画。
钻头尖部零件丢失。
【变形!】
巨龙形态变形需要拆装的零件就更多了:
在钻地坦克的基础上,要将小腿内巨龙腿部零件拆出,背包内巨龙手臂拆出,钻头完全打开。
非常令人遗憾的巨龙形态。
因为巨龙头部零件丢失而使整体不完整。
与小比例版本对比:
如果头部零件还在······
实在是太可惜了。
【阿帕奇】
相较于白狮擎天柱和惊破天,这款阿帕奇算体型巨大的玩具。
不过个人觉得整体设计并不如前两款亮眼,结构比较类似小比例的版本。
比小比例版优秀的一点是这款阿帕奇有“胸肌”了,算是对机器人形态造型的掩藏作出了改善。
与小比例版本对比:
造型上真的就是单纯放大,只在山魈的细节刻画上更细致了一些。
而且我这只手臂非常松,只能将双臂垂直支撑身体,一旦手臂倾斜一点身体就会向前倒。
【变形!】
变形结构设计也与小比例版相似。
需要拆装的零件不多,躯干和腿基本可以实现一体变形,只需要将手臂改变肩部安装的插桩,以及将两片“胸肌”零件作为肩甲。
这款阿帕奇还有一个优点就是武器完美收纳在野兽形态腹部内部,不像白狮擎天柱武器直接插在狮子背上。
机器人形态素质也和野兽形态差不多,结构造型基本和小比例版本相同,只是多了肩甲和武器。
头部因为尺寸放大,个人觉得更像三星堆的青铜面具了,阿帕奇的脸一直都不是好看的类型。
倒是肩甲挺为造型加分,虽然不像动画,但更接近BW2老玩具造型;而且小时候我也觉得这肩甲非常像黑猩猩队长的肩甲。
可动性展示:
头部是分件,可左右平转;
肩部可垂直360度旋转,无屈肘关节;
腿部可前踢,后踢有限,膝盖可正、反向弯曲,但看屈膝幅度很显然是为了野兽形态服务。
与小比例版本对比:
优点就在于多了肩甲和武器,以及野兽头部到机器人胸部转化的一体变形,不用拆装了。
大比例我只买到过这三只,因为价格比较贵,我也没办法收集齐,而且当时更多的兴趣在四驱车上面,《超能勇士》成为了“过去式”。
不过我记得这个大比例版本是包含《勇者王》系列的拼装玩具的,因为包装方式和塑料都一致。
其实当时我就感觉到奇怪了,因为当时没有看过《勇者王》动画,对角色不熟,但玩具结构差异很大,定位也有明显不同,推测是厂家将两个不同系列一起翻模了,或者原版食玩就是这样将两部动画角色一起推出的安排方式。
这两只玩具在以后和大家分享。
保存到现在,这些玩具依然保留着我从前在它们身上留下的痕迹:笔涂、磨痕、水口、咬痕、胶水修补。
当时的玩具虽然设计简单,甚至结构不牢固,处处是问题,但和小伙伴一起玩就是很开心,也会有损坏和丢零件,但悲伤过后经过简单修补就又能继续开心地玩;
现在玩玩具更在意买到的玩具品相,涂装出界、掉漆、脏污、缺件,玩模型也担心掉件、损坏,批评模型的分件分色、用料和结构稳固性。
玩儿的心态变了,目的变了。但玩玩具的人不变,生活状态不变,“以前买不起现在依然买不起”。
希望为了喜欢的玩具和爱好去努力奋斗,“玩物不丧志”,生活水平高了能玩到的玩具就越多。
可能买的玩具多了,又往哪儿放呢?又有多少闲暇时间和精力肯为玩具浪费呢?
希望找到玩玩具的初心,并继续保持下去。
这篇《野兽战争Ⅱ》的大、小比例拼装玩具介绍就结束了,
这个系列还没有结束,
这个系列的下一篇介绍是什么呢?
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