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TT社两条线的产品都迎来了最终的合体,但貌似风评却是两极分化,MPG线当时公布时就因为对雷电这角色实在是无爱,自己也不是列车控,自然就pass掉了,现在来看最终的合体效果确实一言难尽。反观戴亚克隆线这里,从95之后开始一直挤牙膏终于是把100给熬到了,虽然在合体灰模时有很多人吐槽头部比例的问题,但目前以网上各种测评来看,大多还是给出很高的评价的。
玩具到手后发觉盒子既然比起95还要宽出一截,作为空中要塞和组合后的上半身横向面积自然是小不了了,不同于DA线其他的普通机甲,100和95一样本体并没有太多形态组合上的玩点,比起95的从战舰模式变形到双足站立模式,100的要塞模式变空母模式可以说是还要简化,想体验两两或者三两排列组合的话还是考虑其他模具吧。大型玩具吸引人的地方自然是在于身上那些小机关的联动以及多个小人的场景互动上咯,这次100身上的指挥室,小飞艇,还有可以收纳在要塞后方的六人飞船,以及肩甲里可以模拟机库升降的机关都提供了不少的玩点,尤其是放一堆小人在指挥中心里摆场景特别有感觉。
和95的合体方式也异常轻松,简单的靠起落架和四个弹簧锁扣就搞定了,而且稳固性非常好。上半身的变形也是很精简,就是齿轮关节第一次玩的时候非常的紧,也因为本身体积的问题变形时还是要用点力气的。合体后的上下身及头的比例实物效果看着还行,也不知道为什么灰模看上去就怪怪的,难道是大面积黑色的涂装视觉上给人感觉会带一点修身的效果?个人强烈建议把玩的时候安装100里给的腿部关节稳固件,不装的话确实是有更好的可动范围,但是拿这大家伙凹造型玩实在是太耗费臂力了,稍微有一点角度不对整个躯体就会倒下来,为了摆个锤地姿势在弄了一头汗,老老实实A字站其实就已经很好看了。
再来说一个缺点吧,就是仓盖如果要和本体分离,用的是插拔链接,纯靠阻尼感组合,拔出时比较困难,看到已经有人晒断桩的图片后,自己拆卸都格外小心发力,虽然舱盖在安装好头部后其实就可以不取下来了,靠着上翻和前方两边打开也不怎么影响指挥室内部的把玩,但是这里如果用个别的组合方式比如滑槽替代会不会更好呢?
最后,100的身上似乎没有看到太多可以给配件包做文章的地方,能想到的也就剩可以取下的拳头以及背炮了,希望TT不要像95一样过分热衷配件,出个一两个意思意思可以了,个人还是想看DA线的新模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