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加法很容易,做减法很难
本次测评的是国模品牌造-ZAOWORKSHOP推出的第一款拼装模型——救赎,产品公布之初就因其配色和造型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后面也是对配色做出了一次调整。不管这些争议如何,其性价比确实是实打实的高,现在价钱已经来到了券前130的水平,用百元出头的价格就可以买到MG规格,带完整骨架的产品,对一些玩家来说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来看看实物表现如何吧
板件展示
包装盒忘了拍了,参考一下官方的图片吧
板件数量还行,有23块,细节清晰度也OK,外甲零件有消光质感,身上的透明件有红橙两种颜色,透明件还有其他部分零件是单向固定在流道上,会有掉件现象,到货的时候一定要清点清楚
水贴
说明书
拼装体验
水口多为隐藏水口,但也有比较逆天的半隐藏半不隐藏水口,好在只有这一处
拼装时最大的感受就是比较平淡,很多零件就是靠多桩位怼上去,没有那种结构上精妙的小设计
部分位置会有点生涩,需要润滑
多桩位的零件安装时一定要小心,装错了再拆就比较麻烦了
然后就是一些比较奇怪的结构了,比如半桩,腰这里既有半桩,还有一个片片状零件,看起来比较脆弱
骨架展示
骨架表面有一定细节,但仍以功能性为主,部分位置没有骨架零件
头部
胸部
眼睛是透明件,在特定角度下会有不错的发光效果
肩膀处的折叠关节
身体上方
手臂
枪也有一定内构
背包
浮游组件
盾牌结构
裸背
裙甲
腿部
脚部
外观展示
全装模式
造型方面个人感觉是比较明显的SEED风,但是又不完全是。这种身形的轮廓很SEED,相对匀称和保守,但是外甲上密集的刻线和起伏结构又很不SEED,或者说很不高达,把这些细节抹平了,改改配色放在SEED里我感觉也不违和。配色争议比较大,不过我宽容度比较高,在我看来就和空装灾厄那样的颜色差不多,可以接受,个人还是比较看重玩法。
背包有一定分量,会对站立造成一些影响,产品的腰部会有点松,摆的时候要多调整一下
裸机
头部
面甲的泪痕很“眼熟”
天线还是比较尖锐的,玩的时候要小心
两侧的天线有点容易爱掉
胸部造型相对方正,结构也比较保守,不同的是有一些橙色透明件点缀
胸口的十字似乎也是在呼应机甲的名称
身体侧面
裸背
手臂
肩甲外侧装甲可以转动,但是两片零件之间没有可动,不要大力出奇迹
握拳手上方的细节处理差点意思,食指处太过平面
其他手型都是拇指可动,握持手型有固定用卡榫
武器握柄处有插槽,但是也很容易掉,没有展开等玩法
手型
还有一根握柄
握柄上同样有插槽,这里等后面再介绍玩法
裙甲
裙甲内侧细节
裆部有支架接口
腿部整体的线条走势我还是挺喜欢的,特别是膝盖处的装甲
大腿细节
膝盖
小腿喷口带有一定可动,上面的零件掉下来之后安装会比较麻烦,玩的时候要注意下
喷口细节
红色喷口
脚部
前方装甲可以抬起,增加可动
脚底
背包是本款产品的重点了
从正面看延伸出的炮管,会有一点神意的味道,单片炮管规格相同,只是组合方式不同
组件细节
上方零件可以展开
组件是钳子状,最大张开角度如下,最小张开角度即是上下炮管平衡
各组件都带有一定可动
但是侧面的零件链接不是很稳固,卡榫等连接零件都会短一些,把玩的时候很容易掉
背包喷口
侧面的盾牌可以拆下
炮口
可以搭载至手臂
附带了几根特效件,都是火焰喷射状
短的零件用来连接特效件和浮游炮,长的零件则是刀柄
特效件上有喷涌而出的骷髅头
可以插在背包的四个方向,这里要注意连接件插进浮游炮后不太好拔出。喷射的效果个人感觉一般,虽然幽灵高达也有类似“身上喷火”的效果,但一方面,作品设定会让玩家了解到“喷火”的由来,其次幽灵高达紫色的特效件不会产生特别明显的“火焰”既视感。救赎的这个喷火没有设定来补充细节,颜色又很接近火焰,我更多联想到的是坦克被击毁时的喷火,总是感觉差点意思
地台
有伸缩和卡位
底部
支架头也有卡位,但是我漏装了
搭载效果
好像支架头要比插口窄一些,搭载的时候容易侧倾
接下来介绍一下其他武器玩法
浮游组件可以拆下与长柄组成武器
还有一个专门的长枪特效件,造型比较霸气
带有旋转角度
特效件搭配握柄效果
浮游组件也可以和透明支架进行组合,因为是透明件所以容易损坏,有一个转轴处已经出现了开裂
末端比较紧,支架容易在这错开
可动展示
脖子结构比较简单,头部可动就是一般水平
手臂平抬范围不错
手臂平转及屈肘
肘关节的处理差点意思
肘关节内有拉伸结构来增加弯曲角度
手腕关节可以旋转
但是会被袖口零件挡住一点
肩部外摆
腰部可动算是本款产品最大的短板了,活动空间仅仅是腰部浅色零件的那条缝隙,挺胸弯腰角度都不大
侧腰
腰部平转
踢腿及屈膝
膝盖处会带有一定联动效果,但是会露出镂空的框架结构
腿部平转
接地
侧踢
脚部摆动
前脚掌可以弯曲
POSE展示
摆POSE还是稍微有一点折磨的,背包和武器比较容易掉
总结
这款救赎机甲的性价比我认为还是相当高的,问题还是出现在设计上。即便是维持目前的外观设计和板件数量,结构和装备玩法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结构上主要是半桩比较影响,断了也不好打桩,玩的时候要多小心一些;然后就是腰部的可动范围有些受限,我觉得这里的设计难度并不大,有很多成熟的结构可以参考;装备玩法我觉得有些单调,常见模型上的浮游组件大多是小巧轻盈的,大型浮游组件往往也有着组合/变形等玩法,救赎的浮游组件就只是能插上特效件,造型也并不是那么流线型,那怕多一个可以打平,然后与武器或者手臂组合在一起的玩法也好。就像是牛高达的浮游炮,如果把它只是像小鸟翅膀一样规规矩矩地摆成一对,那很快就会泯然众(机器)人矣了,但是把他折叠,并组合成不对称的形式,就成了让人印象深刻的经典,而这种设计也并不需要多么大刀阔斧的改动。对这款产品更多的感受还是可惜吧,总结的话就是,性价比很高,但完全可以表现得更好,静态展示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把玩手感差点意思。喷涂玩家可以买来改改色,会有脱胎换骨般的表现,不在意把玩的玩家也可以试试,一百出头的MG,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