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uke_1984 于 2015-11-3 10:47 编辑
二楼开始开盒照及过程:
开盒照:主体采用威龙的三号突击炮G型,配ETmodel出品的超改(主体改件、翼子板、侧裙等)及RBmodel的金属炮管:
------------------------------------------------------------
素组改造过程:
先来翼子板:主要用到蚀刻片弯折台、瞬间胶、镊子及打火机,注意尽量避免出现胶痕,如果不慎胶水溢出,可以用打火机或者除胶剂处理:
斜45度特写照四张:指挥塔舱盖、顶部机枪防盾、炮手舱盖以及后部的工具箱都使用蚀刻片代替原件,而且可以活动开合,车首下部追加履带架及备用履带:
顶部特写:
后部特写:框架根据实物图用胶板自己搭建,因为缺乏资料,具体尺寸只能目测YY一下了~不过考虑到战时这类支架框架都不是标配,前线部队都是根据需要随意安装的,所以尺寸肯定是不统一的,我也就不纠结了~
底部:
炮口制退器特写:已将套件中错误的外形替换掉~
参照物:
一些工具及小零件:工具部分并没有完全采用蚀刻片替换,个人认为蚀刻片太薄,完成后像用纸片折出来一样,很假,所以采用塑料件、树脂件、胶棒和蚀刻片(主要是工具扣之类的)相结合的组合方式,还有这些小零件先不要安装到车体上,全部分开单独上色后再安装,其它小零件亦是如此~
最后来两张性感的烟雾发射器~取自国产某蚀刻片套件,完成后效果相当不错哦~
------------------------------------------------------------
下面是上色过程:
20151030更新一下主体上色进度:
第一步还是喷水补土,考虑到是小比例,不同于35比例,为了防止漆层过多过厚盖住细节,所以水补土和底漆不宜喷太多层,首先喷一层透明金属保护漆,干燥后就直接上盖亚出品的防锈红水补土,目前市面上有各种带色的水补土,用在小比例上再合适不过了,可以说省去了底漆这个步骤,水补土可直接充当“水补土”和“底漆”的角色:
接着还是用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发胶掉漆技法,待水补土完全干透后喷一层掉漆液,干透后再喷上德军暗黄色,注意要喷出高光和阴影,这一步就不拍照了,为什么不拍??因为下一步就要挂掉漆了~掉漆液这东西很难伺候,尤其是想要做极小面积的掉漆一定要掌握好掉漆液与面漆的干燥时间,要是磨磨蹭蹭的一套下来估计黄花菜也凉了,到时候看你刮不刮得动面漆。。。况且小车子浑身布满细小的蚀刻片,等漆面干燥时间过长就得用更大的力气去刮擦,很容易把底漆都一同刮去露出我们不希望出现的“金属质感”。所以这一步完成后就果断开始愉快滴刮擦吧。下面是效果图,由于之前参加XiaoT比赛已经尝试过这个技法,现在再次使用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手感,最终效果感觉还是稍稍多了一点,不过没有关系,之后的旧化过程可以弱化掉漆效果,而且个别比较大块的掉漆部位可以用锈色效果材料进行加强,做出不同的感觉:
这里再罗嗦几句,掉漆部位要选对位置,大部分掉漆都是集中在棱角边缘以及经常摩擦触碰的地方,掉漆的技法也不能只拘泥于一种,海绵、面相笔点漆、发胶要灵活运用,而且要用对部位,这里表现的仅仅是第一步掉漆。
------------------------------------------------------------
20151102更新:
全车喷涂绿色迷彩色块,喷前还是预先喷一层掉漆液,做二次掉漆,这部完成后手涂细节,如凸出的细节用更浅的颜色加强一下:
主炮击杀圈采用遮盖喷涂表现,遮盖过程比较痛苦,不过最后效果还算满意:
这一步开始贴水贴,数字和鉄十字比较好找,部队徽记只能定做打印,费了一番周折终于完成:
工具及轮子单独上色,注意主动轮和诱导轮采用发胶掉漆手法做出掉漆效果:
后部排气部分小零件亦是如此:
------------------------------------------------------------
20151103更新 主要是滤镜加渗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