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带来的测评是SKY STUDIO出品的忍者战士飞影。登场于日本上世纪80年代的同名动画中,设定上是无人驾驶的机器人,身高仅有3.6米,在当时的机器人动画中算是相当小巧的体型了,武器装备也是以忍者主题为主,现在看来也是非常有特色的机器人。
封绘包装
高度对比,盒子正面以实物展示为主。
网格状的花纹灵感来自飞影身上的锁子甲
内部两层吸塑包装
说明书一份
本体展示
高度对比,高约22厘米
正面
造型上相比动画来说有一定程度上的魔改,外甲部分有着适当的细节添加。规格上是全分色涂装加金属关节的配置,金属质感上的表现还是不错的。重量在一斤左右,没有特别沉,还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背面
细节展示
头部的分件量很客观,都是独立分件涂装,不会产生交错溢色的问题,造型方面和动画没有太大的出入。头盔两侧的下摆部分完全是软胶零件,有很好的弹性,不会有较大干涉。
眼睛有发光结构,电池舱在头部,需要掀开头顶外甲打开开关,产品自带电池,无需额外购买。
发光的亮度还是挺让人满意的,眼睛在透明件上涂了金属漆,发光后极具光泽
锁子甲部分的走线都是立体的浮雕,细节呈现很优秀,腰部的金色标志也做了独立的分件
肩部下方有散热孔细节,同样是金属色涂装
侧面
腰部侧面的两块装甲都能够进行独立的上抬,减少对腿部的干涉
裙甲部分相比动画造型添加了一定的刻线细节,大体的形状没有改变
可以上抬到90度
背后细节
后裙甲同样能够上抬到90度
裙甲内侧也会有不错的涂装和机械细节刻画
肩甲部分的比例感觉是略有放大的,由动画中圆滑的造型转变为棱角分明的大尺寸肩甲
肩甲独立球形关节连接,能够独立的上抬。但是球关连接略松,有点容易脱落。
手臂细节
大臂和小臂均有水平旋转关节,在肘关节部位使用了合金件
肩部有两段外拉设计,对手臂可动有很大帮助,在摆抱胸动作的时候尤为重要
下半身细节
下半身改动不是很大,主要是在外甲上添加了部分刻线来丰富细节,漆面表现和分色较为良好。
胯关节也是金属材质,带有一段下拉结构
膝盖装甲有着独立抬起结构
脚踝前面的黑色装甲能够独立上抬
脚踝零件和后脚掌使用了金属件,来保证站立的稳定,脚踝关节偏紧。
脚底细节
可动展示
得益于头盔下面是软胶件,在头部摆动的时候不会有大的影响,同时脖子零件可以拉起一小段,对可动也有些帮助。
胸腰可动
弯腰可时候会露出填充零件,没有大的穿帮问题
手臂平抬旋转
手臂弯曲表现
腿部前踢和后踢都能达到90的水平
侧踢
腿部屈膝表现
屈膝的时候大腿装甲会有联动下滑,露出更多的细节外观
脚掌的可动性很强,前脚掌也有分段结构,但是关节调试有些过紧了,掰起来有些费劲。
配件展示
常规造型手11个
发射铁链的造型手一对,铁链是硬质塑料,为固定造型,不要尝试去掰动
忍刀(电镀色为预订的特典,正常情况只会有一把金属色忍刀)
忍刀的握持需要将刀柄拆卸
握柄末端零件可拆卸,替换成短剑造型
电镀色与金属色仅有颜色区别,细节和玩法都是一样的。电镀色的刀身也有电镀处理,感觉更漂亮一些,但是容易沾指纹。
忍刀的刀鞘也有给出,通过链接件能够挂到后背上
连接件为球形关节,可以左右调整角度
刀鞘末端有固定结构,忍刀插入后能很好的固定住
不仅仅充当刀鞘的作用,通过简单展开后就能变成大炮
末端拉环可以拉起
尾部握柄拉出来还原大炮形态
手里剑一共给了四个,带有豁口的用来搭配专门的造型手,刚好夹在手指中间,不容易掉落。
枪也有给出,握把给了两种长度的可供替换
一长一短
短握柄造型
长握柄造型
安装长握柄后可以和弓箭组合,变成复合武器
弓箭也可以单独使用
侧面带有一个握把
握把能够旋转调整角度
安装手型需要先将下端解锁,之后再回位
爆弹特效件两个,左右两侧各一个。蓝色特效件和炮弹是一体结构,特效件很尖锐,有一定的蓝白渐变过渡。
机关炮平时藏在大腿内部,使用的时候外拉即可完全展出。炮口下面带有弹簧,建议回位的时候按压炮口再推回,不然容易剐蹭漆面。
印有飞影logo的灰色地台,可以安装蛇皮管支架
支架与本体的链接在屁股位置
POSE展示
总结:这款产品应该是目前市面上最大比例的飞影,在体积上是独一无二的,更适合喜欢大比例的玩家。漆面做工表现良好,没有过多的瑕疵问题,关节可动的设计上做了不少避让,稍加注意就能有效避免漆面剐蹭,把玩起来也比较放心,关节的松紧度适中,但也有例外的位置,脚踝就有些偏紧。武器配置方面毫不吝啬,应有尽有,武器间不同形态的切换和组装也能够实现,玩法上可以说是相当丰富。至于合体方面,目前来看这款飞影的结构应该是不涉及变形合体的玩法,不过单体素质还是ok的,对这部作品有情怀的话可以考虑一下。